close

清華幼稚園









**轉載** 《台灣少子化世界第1嚴重!》少子化的台灣

今年9月,Yahoo!奇摩募集35,000名網友的意見,發現台灣人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讓人驚訝的是,讓大家不敢生的原因,居然不是政策問題,而是貧窮問題!而當政府頻頻祭祭出各式各樣解決少子化的政策,上萬名網友(幾乎都是20~40歲的女性)透過民調說出了她們的心聲:我要的不是政府給多少錢,而是能否協助照顧小孩!台灣少子化到底有多嚴重?為什麼那麼嚴重?


《台灣婦女現在一輩子只生1.03個小孩,未來10年可能外國人滿街跑!》


去年台灣婦女總生育率降到1.03,也就是一個婦女一生只生1.03個小孩,這是有史以來最低,也是全世界倒數第1。台灣如果要維持現有人力規模,那麼自然替換率是2.01,但現在我們只剩下1/2


未來台灣的人口可能會呈現一種「畸型的變化」,呈現倒三角型。這樣對國家長期發展會有問題,像如果人口一直減少,台灣未來10年、20年勢必要引進外來人口,這會變成台灣人生活的常態。


但是我覺得台灣還沒做好準備。當然有人說這樣好啊,可以多元一點,但台灣現在對於外勞、外配都還不太能平等對待。也有人說,少子化可以讓大自然得到休克,減少破壞,但是台灣的自然替換率已經偏離常態太多,像未來年輕人勢必1個人養很多老人,納稅負擔會愈來愈沉重。



 http://tw.topic.yahoo.com/hottopic/article/tw-features.yahookimo.com.tw/twfeaturesyahookimocomtw_201010182006  (2010/10/19)

 


[轉錄] 今周刊/消失中的台灣人 人口危機該如何因應?
http://www.nownews.com/2010/02/27/320-2573720.htm
(2010/02/27 09:03) 今周刊提供 文/李建興
台灣創下全球最低的出生率,成為全世界少子化最嚴重的國家,當多數人還認為這只是一場不須著急的慢性病時,人口風暴卻早已襲擊各個相關產業,影響消費力、國力,甚至你我的未來。少子化的台灣,正面臨一場世紀大海嘯,你,警覺到了嗎?



這是一起真實的案例,場景是北部的一家婦產科診所。在熱鬧的大街上,這家五層樓高的醫院,卻有著說不出的寂涼,老舊的招牌忽明忽暗、字跡斑駁,讓人難以辨認診所的名稱。事實上,這家婦產科早已名存實亡,室內的手術燈不點,手術袍丟在一邊,很難想像,這位高姓醫師開門營業,只是為了保有醫師開業證明,更令人訝異的是,高醫師早已改行當「驗屍員」了。


 


今年60歲的高醫師,在十幾二十年前,是北部頗負盛名的婦產科名醫,極盛時期,診所一個月幫七、八十名產婦接生。但隨著國人越生越少,診所生意一落千丈,1995年,高醫師偶然發現領有醫生執照從業人員,其實有資格擔任驗屍員,替意外或病死家中的往生者開立死亡證明,以利家屬辦理後事。因緣際會下,他開始利用閒暇之際兼職當驗屍員,沒想到隨著婦產科門診人數驟降,高醫師越來越有閒從事副業,幾年下來,副業變主業,高醫師從一位迎接新生兒的婦產科醫師,變成看驗屍體的驗屍員。

 警訊1/新生兒驟減,婦產科醫師變驗屍員 從「迎接新生」到「目送往生」,對高醫師來說是何其大的轉變,現在無論多晚多遠,只要case一到,就得隨call隨到,忍著屍臭味工作。目前他的診所一天看不到3個病人,但卻曾有一個月開立300多張死亡證明的紀錄,若以每張收費2500元計算,月收入竟可高達七、八十萬元。雖然許多親友都對堂堂一位醫師淪為驗屍員無法接受,但高醫師卻不以為然地說:「時勢所逼,有什麼辦法?更何況當婦產科醫生,全天待命,開一個診所,得請9位護士,一個月固定開銷三、四十萬元,像我這樣,收入比接生好多了!」 但真正令人憂心的是,少子化引來的「人口風暴」,高醫師的故事並非特例,在台灣不同領域,卻上演著類似的劇情。

 警訊2/少子化衝擊校園,教授變成行李員
對於今年36歲,曾經是大學講師的洪老師來說,近半年來,可說是畢生最難熬的寒冬,畢竟到現在已經好幾個月了,他仍然無法接受自己已經「失業了!」因此,他選擇封閉自己,也謝絕親友的詢問與關心,空洞的眼神掩飾不了無奈的心情:「萬萬沒想到,我居然也會有這麼一天!」
回想過去在大學任教期間,因為少子化,學校面臨招生不足的問題,而使得教職員成天處於失業的恐懼中,甚至為了巴結學生,他還曾經親自在開學之際到車站幫新生扛行李……,老師為了保住飯碗,幫學生扛行李,在一般人眼中,真是匪夷所思!這些記憶,讓人不堪回首,他不曉得失業對自己而言,到底是一種解脫還是懲罰。幾年下來,那股作育英才的熱忱全被磨光了,洪老師想起2005年時,數百位流浪教師上街頭抗議,他還冷眼旁觀,認為少子化只對基層的國小老師有影響,萬萬沒想到,這股浪潮來得這麼快,曾幾何時自己也變成「流浪教授」了!


 


2006年洪老師回國那年,正逢國內入學新生減少,而各大學卻廣開系所的尷尬年代。在當時,還發生「18分錄取大學」事件,從這一年起,許多大專院校就展開縮編政策,這讓從小一路平順,第一次求職的他,遭逢了人生一大挫折。他發現,有許多和自己一樣頂著「博士新貴」身分的競爭者,奮力地想擠進「大學的窄門」。就拿南部的某管理學院來說,要聘請11位專任教師,應徵者卻近百人,最後「雀屏中選」的新科老師,2/3是喝過洋墨水的名校博士。洪老師拿著文憑一路從北應徵到南,最後勉強進入台南一家技術學院任教。


 


但任教第一年,洪老師就面臨幾堂課因選課人數不足而開不成的窘境,但為了護住飯碗,他只好效法其他資深老師,和校方打商量,寧可犧牲鐘點費,硬著頭皮開課,這時他才驚覺,自己離「百萬元年薪」似乎越來越遠了!且在第二個學期中時,校方就「優退」了十幾位學生缺額較多的科系教師,許多安穩任教十多年的中年教授,就這麼無預警地失業了,「校園中還曾傳出有老師因無法接受事實,失心瘋似地在課堂吼叫!」


 


第二年,重頭戲來了,由於教職員遇缺不補,校方開始要求菜鳥老師兼行政職,同時也鼓勵教師接國科會或企業專案,以替學校廣闢財源。更扯的是,在大學指考時,學校堂而皇之地要求老師們仿效補習班招生,到各高中「入班宣傳」,甚至在開學之際,校方高層下了一道命令:「少子化招生更不易,學生個個是寶,要設法留住他們的心才行!」要求老師們領著大二的學生分組到學校附近的台鐵、高鐵以及統聯車站,幫新生拎行李。


 


洪老師實在不懂,記得自己念大學時,教授不都是高高在上嗎?怎麼自己狼狽到變成「行李員」?但更慘的在後面,隔年八月,大學聯考放榜,洪老師的學校招生嚴重不足,校方竟然在兩周後,宣布裁撤幾個系所,要求數十位老師走路,他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好面子的洪老師與高醫師一樣,不肯承認自己是「失落的族群」,但認識他們的人,每每一聽到如此際遇,都深感震撼。按理說,他們學歷好、工作努力,應可以工作生活無虞,卻因為少子化,來不及應變,生涯拉出警報。這絕非杞人憂天,一場「人口風暴」,正悄悄地逼近。


 


 台灣人口風暴/遠比想像中來得快又急
《今周刊》自2003年起就陸續關注少子化、人口老化危機等議題,事隔幾年,這場世紀災難居然比我們想像中的還可怕。拿2008年經建會委託學者擬定的「人口政策白皮書」來說,當時預估2009年的出生人口是20.2萬人,總生育率是1.11,孰料人口下滑的幅度卻超乎預期,去年出生人口不但跌破20萬人大關,總生育率一,遠低於全球平均值2.6,更成了世界之末。
事實上,錯估情勢的不只是經建會,連一般人也多半不曉得事態嚴重。令人擔憂的是,當世界各國力勉狂瀾拯救少子化問題時,只有台灣還原地踏步,數字足以證明一切。西方國家幾乎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透過政策鼓勵,讓總生育率回升,新加坡、日本也都分別在前兩、三年前止跌回升,連和台灣一樣嚴重的南韓,跌幅也都已趨緩。


 


成大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楊靜利分析,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內的現實環境太差,加上國人的自覺能力太弱,誤以為這是日本、歐美國家的問題,「急速下滑的生育率病毒,漠視是基因,流行病加上不良的體質,就容易病入膏肓!」
根據《今周刊》針對1000位民眾所做的調查,發現因為沒結婚以及礙於經濟負擔考量,是台灣人不生小孩的最大主因,分別占了七成三及四成一,亦即,很多人到了適婚年齡還沒結婚,自然就不會生小孩。還有,近幾年來台灣經濟情況不佳,也導致許多人怕養不起而不敢生小孩。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李美玲則以生理、職場、經濟三大因素分析國人低生育率的原因。


 


李美玲分析,在生理因素方面,不婚、晚婚、晚產、少胎並列台灣少子化的四大主因,以目前的職場環境而言,對於育兒婦女來說十分不友善,特別是工作權往往在生養孩子後「人事全非」,而且日益嚴重。在1979年,台灣婦女因生育而離職,只需40個月就能重返職場,但到了去年,時間卻已經拉長到了75個月,等於婦女因生產而離職,得超過6年才能再投入職場。


 


但真正令人擔心的是,一般人對「人口風暴」認知不足,甚至根本不認為這是一個危機。研究人口問題多年的台灣人口學會祕書長暨政大社會系主任林佳瑩就作了一個巧喻:「人口風暴就像一場來得又急又猛的海嘯,人們一開始舒適躺在岸邊,聽到嗡嗡聲響時,以為災禍還離自己很遠,但往往還來不及起身,就已大難臨頭!」或許你會自我安慰,「少子化問題早已是老生常談,但似乎還好,日子還不是照樣過!」但林佳瑩說,「很抱歉!這場風暴沒有倖免者!」...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88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懷念的清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